
科技日報北京10月13日電(記者吳葉凡)13日,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。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介紹,據海關統計,今年前三季度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3.61萬億元。其中,出口19.95萬億元,增長7.1%;進口13.66萬億元,下降0.2%。從增速看,今年一、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.3%和4.5%專業配資平臺,三季度增長6%,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。
隨著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,重點產業提質升級,我國出口產品持續向新向優。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2.07萬億元,增長9.6%,占出口總值的60.5%,提升了1.4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電子信息、高端裝備、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品分別增長8.1%、22.4%和15.2%;“新三樣”產品、鐵道電力機車等綠色產品增速均達到兩位數。
“我國制造的機器人應用場景更加豐富,不斷走俏國際市場。前三季度,我國出口工業機器人增長54.9%。”王軍說。此外,我國風電出海也跑出了“加速度”,出口風力發電機組及零件增長23.9%。
民營企業是穩定外貿的“主力軍”。前三季度,民營企業進出口19.16萬億元,同比增長7.8%。王軍指出,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,創新成果競相涌現,為外貿發展提供了新動能。前三季度,民營企業出口高技術產品增長15.3%,占我國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54.2%,提升了1.6個百分點。“目前,我國接近8成的高端機床、超過7成的鋰電池、接近6成的醫療器械都是由民營企業出口的。”王軍透露。
加工貿易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貿易方式。王軍介紹,2010年以來,我國加工貿易年度進出口規模保持在7萬億元以上。今年前三季度,加工貿易進出口6.18萬億元,同比增長6.9%,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8.4%,對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三成。
王軍表示,今年以來,我國加工貿易繼續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,前三季度,加工貿易出口中高技術產品的占比達到了32.6%專業配資平臺,同比提升了0.4個百分點,比重高出了整體水平。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深耕細分領域和技術創新成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
廣瑞配資提示:文章來自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